湖北日报 | 沉寂4年再次“开课”?梁子岛“小岛学校”再演青葱岁月

发布时间:2025-08-04
单位: 鄂州集团 通讯员: 湖北日报

8月初,《小岛学校》沉浸式表演即将开场,这场“盛夏限定”的文旅活动,让隐藏在小岛一隅的梁子学校按下倒带键,沉寂4年的校园将再现青葱岁月。

沉寂4年,小岛学校即将再迎“插班生”

据老校长回忆,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、升级教学基础设施,1995年,梁子岛将四散各处的中、小学合并,迁到修葺一新的梁子学校。这所岛上唯一的学校,培养了一代代岛民子女,最鼎盛时期,全校约有560名中小学生。黑板上的粉笔字、操场上的嬉闹声,是属于梁子岛80后乃至00后的集体青春记忆。

近些年,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,梁子岛从“靠水吃水”的渔业岛逐步转型为文旅岛,渔船变游船,渔网成景观。随着学生们迁往岛下规模更大、教学设施更先进的校园,老去的“小岛学校”,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,在2021年拉响最后一次下课铃。与众多因区域发展变迁等因素而沉寂的乡村学校一样,梁子学校承载着数千名岛民少年的青葱岁月,成为一座挪不动、带不走的“记忆容器”。

如今,《小岛学校》沉浸式剧场让这座沉寂4年的校园再度“开课”。剧场故事聚焦学校停办前的最后一天:持重的校长、严厉的老师和学生们的成长心事……时空反转,这座校园将以真实空间,还原数十年前岛民少年校园生活的真实肌理,重现学校从喧嚣到沉寂的变迁轨迹。穿过校门,游客将变身“插班生”,在和校长、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,体验独属于梁子岛的“沉浸式乡愁”。

打破第四堵墙,这场“暑期彩蛋”是戏非戏

“友情提示!老师马上要抽查背诵这段!”“老师他刚跟我说他也想试试!”……在课堂上,演员会在你耳旁讲悄悄话,会拉着你的胳膊恶作剧,拨弄你“只想吃瓜”的怠惰神经。这种“不把你当外人”的即时互动,正是《小岛学校》最鲜明的特色。

“我们希望打破传统戏剧的‘第四堵墙’,让观众从旁观者变成故事的一部分。”参演的演员陈齐说。在剧中,你将被校长拉着分班,被语文老师点名提问,和音乐老师合唱民谣,见证班上的“小冤家”“开心果”闹出来的爆笑瞬间。

“最初的剧本更像传统话剧,游客坐着观看就行,但排练时发现,这样无法调动游客参与感。”“小岛学校”剧场主创之一、演员杜湘纪告诉探班的笔者,第一版剧本完成后,他们带着演员在梁子学校反复排练,却总觉得“隔着一层”。为了找到问题所在,团队成员在梁子岛住了两周,他们白天排练、和岛民交谈,傍晚修改和完善剧本,慢慢意识到:“这所学校本身就是活的场景,游客不应是传统戏剧中的‘隐形的观察者’。”最终的定稿,删减了冗长的独白,增加了游客能直接参与的互动环节,演员的台词一半是剧本里的,一半要跟着游客的反应走。

作为科班出身的年轻创作者,杜湘纪和他的同学们认为,“小岛学校”“是戏又不是戏”——舞台不是搭建的布景,而是真实伫立了30年的校舍;对手不是固定的演员,而是带着各自青春记忆的“插班生”,这恰恰践行了先锋戏剧理念——打破第四堵墙,让戏剧走进生活,让生活本身成为戏剧。

***

因盛夏高温,梁子岛景区户外的“梁子岛保卫战”沉浸式演艺暂不适宜开展,在景区运营单位的主导下,演出团队便将目光投向了这座闲置的老校舍,新的创作因此开启。就像当年学校悄然停办一样,这场演出也将“藏”在小岛一隅,悄然开场,等待游客在不经意间推开那扇斑驳的校门,成为梁子岛为游客献上的“暑期彩蛋”。

8月初的某个清晨,当你登上码头,穿过石板路,在蝉鸣与湖风里,听到教室里传来《同桌的你》——别怀疑,你可能已经意外闯进了这场夏日限定的“小岛学校”青春之旅。

沉寂4年再次“开课”?梁子岛“小岛学校”再演青葱岁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