蛛网织密除隐患 叩木固堤护青山——神旅集团旅游景区“五一”前后安全“三阶治理”行动

发布时间:2025-05-12
单位: 神旅集团 通讯员: 作者:徐威哲,初审:李念念,终审:张文

湖北神农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湖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,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下属控股子公司。自2022年4月22日改革重组以来,经营管理神农架林区范围内神农顶、官门山、大九湖、天燕、神农坛、天生桥等六大景区,拥有山地、湿地地形,多为喀斯特地貌,地质结构复杂,平均海拔1800米,最高峰神农顶3106.2米(华中第一峰)。每年受亚热带季风影响,暴雨、洪水、冰雪融化等极端天气,导致流水溶蚀、侵蚀严重,极易引发落石、滑坡、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,旅游景区安全生产压力巨大。

今年“五一”前后,神旅集团始终坚持“安全第一”核心,一手抓经营,一手抓安全,时刻紧绷安全生产之弦,坚持节前压责、节中督查、节后复盘,把责任扛在肩上,抓在手上,落实在行动上,组织六大景区通过变身“蜘蛛侠”、巧借“啄木鸟”、组合“铁翼燕”等方式,创新开展安全生产“三大战役”,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,六大景区实现“零事故”,实现安全平稳度汛。

变身“蜘蛛侠”隐患清零。神旅集团管理的神农顶、天燕、官门山、天生桥景区,景区内山体陡峭,岩石风化侵蚀严重,景区栈道大多依山傍水而建,每遇极端天气,极易掉落碎石,给过往游客造成极大安全隐患。

(图1:景区安全员正在组织绳降清理危石)

节前四大景区组建多个专班排查地灾隐患,针对落石高风险区域,景区员工采取绳索速降方式,让安全员变身“蜘蛛侠”,通过绳索从高处下降到碎石较多区域,清理石块消除安全隐患。“五一”前后,四大景区组建专班4个,开展专业安全清理20余次,排除安全隐患140余处,保障3500米栈道安全。

巧借“啄木鸟”根除病灶。原始洪荒神农顶—是神农架生态旅游区的典型代表,地处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,景区最高海拔3106.2米,面积约360平方公里,拥有十多处精品景点,主干线路全长42公里,三分之一路段岩石严重风化,土质松软,遇有极端暴雨天气,公路沿线频掉落石,尤其是景区太子垭至大界岭区域16.5公里长期存在较高安全风险,给过往游客人身和车辆安全造成影响。神旅集团自筹资金近10万元,租赁大型机械设备长臂“啄木鸟”,历时一周清理景区公路沿线20余公里危石,出动工程车14次,50余人次,清理危石7吨,有效保障了景区道路安全。

(图2:神农顶景区租赁大型工程车清理危石现场)

组合“铁翼燕”固堤锁水。云间湿地大九湖——位于神农架林区西北部,是目前华中地区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亚高山泥炭藓沼泽类湿地。湿地四周群山环绕,在长期的地下水冲刷、溶蚀作用下,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亚高山湖沼景观,被誉为梦中的“香格里拉”,湖北的“呼伦贝尔”。

(图3:大九湖景区安全治理项目施工作业现场)

大九湖景区地处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,以九个湿地湖泊而得名,每年夏季到来,景区都会经受洪涝困境。2024年7月下旬。因持续降雨景区河流湖泊水位上涨,导致景区内部分景点临时关闭,暂停接待游客,同时面临多重安全考验。今年“五一”前,景区积极向国家公园汇报,采取船载工程机械打桩方式加固湖堤,用于治理景区4-5号湖和7-9号湖安全隐患,消除洪水漫堤堤坝不稳隐患。

神旅集团“五一”期间创新实施“三大战役”,通过绳索速降人工排险、机械除石、湖堤加固三大举措,投入超百万元,清理隐患140余处,实现景区“零事故”。其“人技协同”模式既凸显生态保护智慧,又彰显企业责任担当,为高风险的山岳型景区安全管理提供示范样本。